当镂空遇上报时:BLAST腕表的机械美学与创新科技

在高级制表的殿堂中,BLAST 镂空表盘报时腕表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它不仅仅是一款计时工具,更是艺术与工艺的完美融合,承载着深厚的制表文化底蕴,代表了当代制表工艺的卓越水准 。

当镂空遇上报时:BLAST腕表的机械美学与创新科技
报时功能作为机械制表工艺中最为复杂的功能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 17 世纪末期。当时,英国钟表匠 Daniel Quare 和 Edward Barlow 发明了报时装置,虽不能精确到分钟,但无疑是跨时代的创举。到了 18 世纪中叶,首款三问报时腕表问世,进一步推动了制表工艺的发展。此后,制表大师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对报时腕表进行改良,简化空间的同时实现不同音调的发声,为报时腕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报时腕表的制作工艺极其复杂,涉及一系列精密的齿轮、齿条、蜗形轮等部件,成本高昂,这使得很少有制表品牌能够涉足其中,机芯设计的创新也因此举步维艰。在当下,掌握领先报时技术的品牌屈指可数,而 BLAST 镂空表盘报时腕表所属的品牌,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以其卓越的制表技艺在这一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
品牌溯源:雅典表的传奇历程

BLAST 镂空表盘报时腕表出自瑞士制表品牌雅典表(Ulysse Nardin) 。雅典表创立于 1846 年,位于瑞士小镇力洛克,这座小镇被誉为瑞士制表业的摇篮,为雅典表提供了深厚的制表文化土壤。在品牌创立后的数十年间,雅典表凭借其卓越的制表技艺,在航海钟领域崭露头角,成为世界 50 多个国家海军的必备仪器。其制作的航海钟以无与伦比的精准度和可靠性,为航海家们在茫茫大海中指引方向,奠定了雅典表在制表界的坚实基础。
19 世纪,航海事业蓬勃发展,对航海钟的精准度要求极高。雅典表抓住机遇,凭借精湛的工艺和创新的技术,研制出一系列高精度航海钟。这些航海钟不仅满足了当时航海的需求,还在各类国际博览会上屡获殊荣,如 1862 年在伦敦国际博览会中夺得《荣誉大奖》,1878 年在巴黎环球博览会中荣获金奖等,使雅典表在国际上声名远扬。
进入 20 世纪,雅典表在保持航海钟优势的同时,开始涉足腕表领域,并迅速展现出其在制表工艺上的深厚造诣和创新能力。1985 年推出的伽利略星盘腕表,拥有 21 项复杂功能,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当时世界上功能最全的腕表 ,并被大英博物馆收藏,彰显了雅典表在复杂制表领域的卓越成就。此后,雅典表陆续推出哥白尼运行仪腕表、克卜勒天文腕表,完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天文三部曲”,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制表界的地位。
在制表理念上,雅典表始终秉持 “生为不同” 的品牌精神,致力于突破传统制表工艺的界限,将创新与传统完美融合。品牌不断探索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如 2001 年在 FREAK 奇想腕表中首次引入硅材质,用于制作擒纵轮、擒纵叉和摆轮游丝,开启了制表业的硅时代,赋予腕表更加优越的性能和耐磨损性。同时,雅典表注重传承传统制表工艺,其珐琅工艺、人偶三问等技艺精湛绝伦,展现了品牌对制表艺术的执着追求。
BLAST 系列作为雅典表的重要产品线,于 2020 年推出,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创新的技术迅速吸引了众多钟表爱好者的关注。该系列以棱角分明的美学外观、高科技机芯和标志性 “X” 框架为特点,生动诠释了雅典表 “生为不同” 的品牌理念。BLAST 镂空表盘报时腕表作为该系列的杰出代表,不仅继承了雅典表的制表传统,更在报时功能和设计上进行了大胆创新,成为品牌创新精神的象征。它将复杂的报时机制与镂空表盘设计相结合,既展现了机械制表的精妙工艺,又呈现出独特的视觉美感,为佩戴者带来了全新的制表体验。
外观设计:打破常规的视觉冲击

(一)整体造型:隐形战机灵感
BLAST 镂空表盘报时腕表的整体造型独树一帜,其设计灵感源自隐形战斗机 ,这种独特的灵感来源赋予了腕表极具未来感和科技感的外观。表壳采用了多折角的设计,线条流畅且凌厉,犹如隐形战机的机身线条,充满了力量感和速度感。从侧面看,表耳的设计更是巧妙地呼应了隐形战机的机翼造型,不仅增加了腕表的立体感,还使其在佩戴时更加贴合手腕 。
这种多折角的造型设计不仅在美学上独领风骚,更在实际使用中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它大大提升了腕表的辨识度,使其在众多腕表中脱颖而出,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同时,流畅的线条和独特的造型也为佩戴者带来了独特的视觉体验,仿佛将隐形战机的魅力佩戴在了手腕上,彰显出佩戴者的独特品味和个性。
(二)材质之选:玫瑰金与钛金属的融合
在材质的选择上,BLAST 镂空表盘报时腕表展现了雅典表对品质和美学的极致追求,采用了 5N 玫瑰金与黑色 DLC 涂层钛金属相结合的设计 。5N 玫瑰金经过精心的拉丝和打磨处理,呈现出细腻的质感和温润的光泽,彰显出高贵典雅的气质。其独特的色泽与黑色 DLC 涂层钛金属形成鲜明对比,为腕表增添了一份神秘而深邃的魅力。
黑色 DLC 涂层钛金属表圈不仅增强了腕表的耐用性和耐磨性,还为整体设计增添了一份运动感和科技感。钛金属的轻盈特性使得腕表在佩戴时更加舒适,减轻了手腕的负担。而黑色 DLC 涂层则进一步提升了表圈的硬度和抗腐蚀性,使其能够抵御日常使用中的各种磨损和刮擦。这种玫瑰金与钛金属的巧妙融合,不仅在材质性能上实现了优势互补,更在视觉上形成了独特的层次感和对比效果,使腕表既具备了奢华腕表的高贵气质,又不失现代科技的时尚感。
(三)表盘镂空:机械之美的开放呈现
BLAST 镂空表盘报时腕表的表盘采用了大胆的镂空设计,这一设计成为了腕表的一大亮点 。透过镂空的表盘,机芯的复杂结构和精妙运转清晰可见,仿佛一场机械的舞蹈在眼前上演。每一个齿轮的转动、每一个零件的运作都清晰地展现在佩戴者面前,让人不禁为制表工艺的精湛而赞叹。
镂空表盘的设计不仅是为了展示机械之美,还具有实际的功能意义。它减轻了腕表的重量,使佩戴更加舒适自在。同时,镂空设计还提升了腕表的通透感,让光线能够更好地穿透表盘,营造出一种轻盈、灵动的视觉效果。这种通透感与机械结构的完美结合,进一步增强了腕表的视觉冲击力,使其成为一件真正的艺术品。在光线的照射下,镂空表盘上的机芯零件闪烁着金属的光泽,与周围的镂空空间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光影效果,仿佛将时间的奥秘展现在眼前,让人沉浸其中,感受机械制表的无穷魅力。
报时功能: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碰撞

(一)报时机制:经典构造与精密运作
BLAST 镂空表盘报时腕表的报时机制堪称制表工艺的杰作,它巧妙地融合了经典构造与精密运作,展现出机械制表的独特魅力 。其基本报时原理基于一系列复杂而精妙的部件协同工作。当启动报时功能时,位于 12 点位的音锤在专属发条盒的驱动下开始工作。报时齿条位于大致 2 点位,它如同一个精准的指挥官,推动音锤进行敲击动作。调速飞轮则扮演着节奏掌控者的角色,通过控制音锤的敲击速度,确保报时声音的节奏稳定而准确。
围绕盘面一圈的音簧是发声的关键部件,音锤有节奏地敲击音簧,使其产生振动,从而发出清脆悦耳的报时声音。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盘面 6 点位设有陀飞轮,音簧在设计上进行了巧妙的处理,在陀飞轮处 “拐弯”,绕过了陀飞轮,既保证了陀飞轮的正常运转,又确保了音簧能够准确地传递报时声音 。这种精密的设计和布局,不仅体现了制表师对机械原理的深刻理解,更展示了他们在空间利用和部件协调方面的高超技艺。每一个部件的设计和制造都经过了精心的考量和调试,以确保报时机制的精准运作,为佩戴者带来准确而美妙的报时体验。
(二)帝瓦雷黑科技:“共鸣膜” 技术
为了进一步提升报时的音量和音质,BLAST 镂空表盘报时腕表引入了与法国音响品牌帝瓦雷合作研发的 “共鸣膜” 技术 ,这一技术的应用堪称制表领域的一次创新突破。“共鸣膜” 由钛金属薄膜制成,厚度仅为 0.3 毫米,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它位于表壳底盖和机芯之间,通过雅典表独特的扭臂系统与音簧底部相连 。
当音锤敲击音簧时,音簧产生的振动通过扭臂系统传递到共鸣膜上。由于共鸣膜的延展面积大,受压后能够大量置换空气,从而有效地放大了音簧发出的声音。在实际使用中,“共鸣膜” 技术的效果十分显著。与传统报时腕表相比,BLAST 镂空表盘报时腕表的报时声音更加响亮、清晰,音质也更加纯净、悦耳。即使在嘈杂的环境中,也能清晰地听到报时声音,为佩戴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愉悦的报时体验。这种跨领域的合作,将音响技术与制表工艺相结合,不仅为报时腕表带来了全新的声学体验,也为制表领域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
(三)自鸣与单问:实用与趣味的结合
BLAST 镂空表盘报时腕表具备单问报时和自鸣功能,为佩戴者带来了实用与趣味兼具的使用体验 。单问报时功能相对简洁,它只报小时,当按下表壳上 10 点位的报时按钮时,腕表会根据当前的小时数,通过音锤敲击音簧来报时。例如,现在是 3 点,音锤就会敲 3 下,简单直观,方便佩戴者随时了解当前的小时数。
自鸣功能则更加智能化,每到整点,腕表会自动报时,10 点就敲 10 下,11 点就敲 11 下,每到半点,还会额外敲一下 。这个功能就像是一个贴心的小助手,无需佩戴者手动操作,就能及时提醒时间,尤其适合那些忙碌的商务人士或对时间观念较为看重的人群。自鸣功能还为腕表增添了一份趣味性和仪式感,仿佛将一座古老的座钟戴在了手腕上,每一次报时都像是一场时间的奏鸣,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机械的魅力。佩戴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按下 8 点位的自鸣开关来控制自鸣功能的开启或关闭,灵活方便 。
机芯奥秘:UN – 621 自动上链报时机芯

(一)自主研发的成就
BLAST 镂空表盘报时腕表搭载的 UN – 621 自动上链报时机芯,是雅典表制表技术的杰出成果,它凝聚了品牌深厚的制表技艺和创新精神 。这枚机芯是雅典表自主研制的第一枚自动上链报时机芯,其研发过程充满了挑战与突破。雅典表的制表师们凭借着对制表工艺的执着追求和对技术创新的不懈探索,历经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成功地将自动上链机制与报时功能相结合,为腕表带来了更加便捷和实用的体验 。
自主研发的 UN – 621 机芯不仅体现了雅典表在制表技术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更展示了品牌在复杂制表领域的强大实力。它使雅典表在报时腕表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为品牌赢得了更高的声誉和市场地位。与其他品牌的报时机芯相比,UN – 621 机芯具有独特的设计和技术优势,它在保证报时功能精准可靠的同时,还实现了自动上链的便捷性,为佩戴者带来了更加优质的使用体验。
(二)复杂功能的融合
UN – 621 机芯内部构造精妙复杂,宛如一个精密的机械宇宙 。它配备了变量惯性摆轮,这种摆轮能够根据腕表的佩戴状态和运动情况自动调整摆动惯量,从而有效抵消外界因素对走时精度的影响,确保腕表在各种环境下都能保持精准走时 。硅质游丝的应用也是机芯的一大亮点,硅材质具有轻盈、抗磁、柔韧性好等优点,能够减少游丝与其他部件之间的摩擦,提高走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锚式擒纵机构则在机芯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通过擒纵轮与擒纵叉的相互作用,将发条的能量有节奏地传递给摆轮,实现了精准的计时功能 。这一机构的设计和制造精度要求极高,雅典表的制表师们凭借精湛的技艺,确保了锚式擒纵机构的高效运作,为腕表的精准走时提供了有力保障 。变量惯性摆轮、硅质游丝及锚式擒纵机构等部件相互协作,共同构成了 UN – 621 机芯的核心计时系统,它们的协同工作使得机芯能够实现精准走时和稳定的动力输出,为报时功能的精准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
(三)动力储存与性能表现
UN – 621 机芯拥有 60 小时的动力储存,这一数据在同类型机芯中表现出色 。在实际使用中,60 小时的动力储存意味着即使佩戴者在一段时间内没有佩戴腕表,腕表依然能够保持运行,不会因为动力不足而停止走时 。这对于那些经常忙碌或生活节奏不规律的人来说,非常实用,无需频繁手动上链,就能保证腕表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
动力储存的稳定性对于腕表的性能也有着重要影响 。UN – 621 机芯通过优化发条盒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确保了动力输出的平稳性和持续性。在动力储存的过程中,机芯能够保持稳定的走时精度,不会出现因动力变化而导致的走时误差波动 。这使得 BLAST 镂空表盘报时腕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始终能够保持精准的计时性能,为佩戴者提供准确的时间信息 。无论是日常佩戴还是特殊场合使用,这款腕表都能凭借其出色的动力储存和性能表现,满足佩戴者的需求 。
腕间的机械诗篇

BLAST 镂空表盘报时腕表,无疑是制表工艺与设计创新的典范之作。它以独特的隐形战机造型、大胆的镂空表盘设计,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视觉魅力,成为腕间的时尚焦点。在报时功能上,融合经典构造与现代科技,帝瓦雷 “共鸣膜” 技术的应用,让报时声音更加清脆悦耳,自鸣与单问功能的结合,为佩戴者带来实用与趣味兼具的体验。
UN – 621 自动上链报时机芯,作为这枚腕表的核心,凝聚了雅典表自主研发的智慧与心血,其复杂功能的精妙融合以及出色的动力储存和性能表现,彰显了品牌在制表领域的深厚造诣。
拥有一枚 BLAST 镂空表盘报时腕表,不仅是拥有了一件精准的计时工具,更是拥有了一件集艺术、工艺与科技于一身的珍贵艺术品。它见证着制表师们对传统工艺的坚守和对创新的不懈追求,每一次转动的齿轮、每一声清脆的报时,都仿佛在诉说着机械制表的传奇故事,让人不禁对机械制表艺术的魅力深深着迷,心生向往 。

原创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zfsk.com/wbw-46446.html

(0)
上一篇 2025年3月1日 23:38
下一篇 2025年3月4日 21: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