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力士,这个在制表界如雷贯耳的名字,自 1905 年由汉斯・威斯多夫(Hans Wilsdorf)与英国人戴维斯(Alfred Davis)在伦敦创立以来,便开启了一段辉煌无比的制表传奇。1908 年,品牌于瑞士拉夏德芬注册更名为 ROLEX,从此踏上了追求卓越制表工艺的伟大征程。
历经一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与不懈探索,劳力士凭借其对制表工艺的执着追求和对创新精神的坚守,在制表界稳稳占据着领军地位。总部位于日内瓦的劳力士,如今已构建起庞大的商业版图,拥有 19 个分公司,在世界主要大都市设立了 24 个规模宏大的服务中心 ,每年生产约 45 万只手表,其市场占有率在众多名牌手表中名列前茅。
劳力士的制表历史,是一部充满创新与突破的奋斗史。1910 年,劳力士腕表成为首只获瑞士比尔的官方钟表评级中心颁发瑞士时计证书的腕表,这无疑是对其精准度的高度认可,也为品牌赢得了良好声誉。1926 年,劳力士推出首款防水防尘的蚝式腕表,彻底革新了制表技术。1927 年,英国泳手梅赛迪丝・吉莉丝佩戴劳力士蚝式腕表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游了十几个小时后,腕表依然运行如常,这一壮举不仅有力地证明了蚝式腕表卓越的防水性能,也标志着劳力士品牌代言人概念的诞生。1931 年,劳力士研发出全球首创的专利自动上链机制 —— 恒动摆陀,成为现代自动腕表的基础设计,再次引领制表行业的技术潮流。1945 年,品牌推出日志型腕表,作为世界上首款在表盘上设有日历显示的自动上链腕表,它一经问世便备受瞩目,气度不凡的外观设计和实用的功能,使其成为蚝式恒动系列的主要表款,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后续的发展历程中,劳力士持续发力,不断推出众多经典且专业的腕表系列。1953 年,探险家型腕表和潜航者型腕表诞生,前者成为登山探险爱好者的得力伙伴,后者则是世界上第一只防水深达 100 米(330 英尺)的潜水腕表,满足了专业潜水员的严苛需求。1955 年,格林尼治型 II 腕表惊艳亮相,专为满足航空业对多时区计时的需求而设计,为环球旅行和跨时区工作的人们提供了极大便利。此后,劳力士还推出了星期日历型腕表、女装日志型腕表、宇宙计型迪通拿腕表等一系列经典之作,每一款腕表都凝聚着品牌的创新智慧和精湛工艺,成为制表史上的不朽传奇。
除了在制表工艺上的卓越成就,劳力士在市场影响力和品牌价值方面也表现卓越。根据瑞士制表行业咨询公司 LuxeConsult 与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士丹利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 年劳力士售出 117.6 万枚腕表,营收达到 105.8 亿瑞郎,独占 32.1% 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制表界的霸主地位。多年来,劳力士的销售额一直领先于其他品牌,甚至超过卡地亚、欧米茄、爱彼、百达翡丽和理查米尔等品牌销售额的总和,其在奢侈品行业的垄断地位无人能及 。在全球范围内,劳力士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和忠实客户,每一次新品发布都会引发市场的热烈反响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其手表不仅是一种计时工具,更成为了身份、地位和品味的象征,许多成功人士和名人都以佩戴劳力士手表为荣。
2025 日内瓦钟表展:新品瞩目登场
每年的日内瓦钟表展,无疑是全球钟表爱好者翘首以盼的制表界盛会,堪称制表行业的年度 “奥斯卡”。在这场云集了众多顶尖制表品牌的盛宴上,每一个品牌都使出浑身解数,推出令人瞩目的新品,展示其最新的制表工艺和创新设计,劳力士自然也不例外。
2025 年的日内瓦钟表展现场,劳力士的展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成为全场焦点。其展台设计独具匠心,以品牌经典元素为基调,融合现代时尚的设计风格,营造出一种奢华而又典雅的氛围。开放式的布局,让参观者能够近距离欣赏到每一款腕表的独特魅力,工作人员热情专业的讲解,更是为参观者带来了一场深入了解劳力士制表文化的精彩之旅。整个展台人潮涌动,众多钟表爱好者、收藏家以及媒体记者们纷纷驻足,仔细端详着展台上的每一款腕表,对劳力士的新品满怀期待。
就在这片热烈的氛围中,劳力士正式推出了备受瞩目的 2025 新款腕表 —— 蚝式恒动格林尼治型 II。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展会现场引发了轰动,众人纷纷将目光聚焦在这款全新的腕表上,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了解它的独特之处。
外观设计:经典与创新交融
蚝式恒动格林尼治型 II 的外观设计堪称经典与创新的完美融合,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劳力士精湛的制表工艺和对品质的执着追求,让人过目难忘。
表壳与尺寸
这款腕表搭载 40 毫米蚝式表壳,其设计巧妙地平衡了坚固耐用与精致美观。中层表壳采用整块实心 18K 白色黄金精心铸造,这种材质不仅赋予了腕表奢华的质感,更保证了其卓越的坚固性。从工艺角度来看,实心铸造工艺使得表壳的结构更加紧密,能够承受更大的外力冲击,为机芯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护。劳力士独特的防水技术,让这款腕表的防水深度可达 100 米(330 英尺),无论是日常佩戴时遇到的水溅,还是在浅水环境中的短暂接触,都不会对腕表造成任何损害,这无疑大大拓展了腕表的使用场景 。
表冠护肩与中层表壳融为一体的设计,是劳力士注重细节的生动体现。表冠护肩能够有效保护上链表冠,使其在受到外力碰撞时不易损坏,从而确保了腕表上链和调校功能的正常运作。而以防反光蓝水晶制造的镜面,不仅具有极高的透明度,让表盘读数清晰易读,还具备出色的抗刮损性能,即使长时间佩戴,也能始终保持光洁如新,为腕表的整体外观加分不少。3 点钟位置的小窗凸透镜设计十分贴心,它利用光学原理,将日历放大,方便佩戴者轻松读取日期,这一小小的设计细节,却极大地提升了腕表的实用性 。
表盘与指针
2025 新款的一大亮点,便是其创新的陶瓷表盘。这款 Cerachrom 陶瓷表盘与绿黑双色陶质字圈采用相同材质,呈现出独特而迷人的绿色。这种绿色并非是那种张扬的翠绿,而是一种柔和、深邃的色调,宛如静谧的森林深处透出的神秘色彩,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都能散发出独特的光泽,与整体设计完美呼应,为腕表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魅力。
从制作工艺上看,新款 Cerachrom 陶质表盘的制作方式与天然宝石表盘相似,需在黄铜底板上覆盖材料,以呈现与绿黑双色 Cerachrom 陶质字圈下半部分一致的绿色调。这种制作工艺不仅要求极高的精度,更需要制表师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才能确保表盘与字圈在各种光线条件下都能呈现出和谐呼应的同色效果,充分展现了劳力士在陶瓷工艺领域的深厚造诣。
指针的设计同样别具匠心,与表盘相得益彰。传统的时针、分针及秒针造型简洁流畅,指示精准,三角形箭头 24 小时指针则是这款腕表的独特标识,它不仅造型独特,易于辨认,其颜色与表盘和字圈的搭配也经过了精心考量,在保证清晰指示时间的同时,也为腕表的整体设计增添了一份灵动与个性 。当光线洒在指针上时,指针的金属光泽与表盘的陶瓷质感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让人不禁为劳力士的设计巧思所折服。
表带与表扣
蚝式表带与这款腕表堪称绝配。这款三格链节金属表带自 1930 年代末期推出以来,便以其坚固可靠的特性备受赞誉。它采用高品质的金属材质制作,链节之间的连接紧密而灵活,不仅佩戴舒适,而且能够适应各种手腕粗细,展现出卓越的实用性。表带的表面经过精细的打磨处理,呈现出细腻的光泽,与表壳的奢华质感相得益彰,进一步提升了腕表的整体品质感 。
劳力士研发的易调链节(Easylink)延展系统,是这款表带的又一亮点。佩戴者可以轻松地通过该系统延长表带约 5 毫米,这一设计充分考虑到了佩戴者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无论是在运动后手腕略微肿胀,还是在穿着较厚衣物时,都能通过调整表带长度,让腕表佩戴得更加舒适自在,这种人性化的设计无疑为佩戴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
与之搭配的摺叠蚝式保险扣(Oysterlock),则为表带的安全性提供了可靠保障。它能够有效防止带扣意外开启,确保腕表在佩戴过程中始终稳固地贴合在手腕上。保险扣的设计不仅注重实用性,其外观也与表带和表壳的整体风格相统一,简洁而不失精致,体现了劳力士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
颜色与材质搭配
白色黄金材质与绿色陶瓷部件的搭配,是这款腕表在颜色与材质搭配上的神来之笔。白色黄金的纯净光泽,为腕表赋予了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它的柔和色调能够与各种肤色相得益彰,无论是白皙的肌肤还是健康的小麦色肌肤,佩戴起来都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而绿色陶瓷部件的加入,则为腕表注入了一股清新、自然的气息,打破了金属材质可能带来的单调感。绿色陶瓷的深邃色泽与白色黄金的光泽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鲜明而又和谐的对比,使腕表在奢华之中又不失个性与活力 。
这种材质选择不仅是出于美观的考虑,更是对腕表品质和耐用性的有力保障。白色黄金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能够长时间保持光泽亮丽,不易褪色和磨损。而高科技陶瓷材质则以其出色的硬度和耐磨性著称,不仅防刮损,且色彩鲜明持久、不受环境影响。劳力士经过多年潜心研发,掌握了一套独有的专业知识与创新的设备及制作工序,能够完全独立生产这些高品质的陶质组件,确保了腕表的卓越品质 。
功能解析:精准与实用并重
两地时功能
蚝式恒动格林尼治型 II 作为一款专业的跨时区腕表,其两地时功能无疑是最大的亮点之一,也是众多旅行者和商务人士的得力助手。
该功能的实现,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双向旋转外圈和 24 小时指针。双向旋转外圈上刻有 24 小时刻度,与三角形箭头 24 小时指针相互配合,能够精准地显示第二时区的时间。当佩戴者身处不同时区时,只需旋转外圈,将当地时间与 24 小时指针相对应,即可轻松读取第二时区的时间 。例如,一位经常往返于北京和纽约的商务人士,当他在北京时,将时针调整为北京时间,24 小时指针指向纽约时间。当他抵达纽约后,只需旋转外圈,使外圈上的刻度与当地时间对齐,24 小时指针依然指向纽约时间,而时针则指向当地时间,这样他就能一目了然地知道两个时区的时间,无论是安排会议还是与家人朋友联系,都能准确把握时间,避免因时差问题而造成的不便 。
这种两地时功能的设计,不仅实用,而且操作简单便捷。无需复杂的调校步骤,只需轻轻旋转外圈,就能快速切换时区,让佩戴者在全球各地都能轻松掌控时间。对于那些经常进行国际旅行的人来说,无论是在飞机上、酒店里还是在商务活动中,都能随时随地准确了解不同地区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旅行和工作的效率 。
3285 型机芯性能
蚝式恒动格林尼治型 II 搭载的 3285 型机芯,是劳力士制表技术的杰出代表,凝聚了品牌多年来在机芯研发领域的智慧和创新成果。
这款机芯于 2018 年推出,全由劳力士自主研发制造,自推出以来便搭载于此系列腕表,为其提供了稳定而可靠的动力支持。3285 型机芯的研发背景,是劳力士对制表工艺不断追求卓越的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腕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劳力士致力于研发一款能够在精准度、动力储备和抗干扰能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色的机芯,3285 型机芯应运而生 。
从技术特点来看,3285 型机芯配置了劳力士专利 Chronergy 擒纵系统,这一系统以镍磷合金制成,具有高效可靠的特性,能够有效减少能量损耗,提高机芯的运行效率,从而确保腕表的精准走时 。机芯配备的蓝色 Parachrom 游丝也十分关键,它由劳力士铸造的独特顺磁性合金制成,具有出色的抗干扰能力。即使在温度变化、强磁场等复杂环境下,游丝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使机芯的走时不受影响,保证了腕表的精准度 。游丝还配备了劳力士末圈,这一设计能够确保机芯在任何位置都能保持规律运作,进一步提升了腕表的走时稳定性 。
机芯的游丝摆轮组件配置了劳力士设计并获得专利的高性能 Paraflex 缓震装置,这一装置能够有效提高机芯的抗震力。当腕表受到外力撞击时,Paraflex 缓震装置能够迅速吸收冲击力,保护机芯内部的精密零件不受损坏,确保机芯的正常运行 。从 2023 年起,自动陀配备了改良滚珠轴承,这一改进使得自动上链系统的效率更高,能够更快速地为机芯上链,为腕表提供稳定的动力来源 。发条盒的结构与擒纵系统的优秀效率,使这款机芯的动力储备约为 70 小时。这意味着在满弦的状态下,即使佩戴者在一段时间内不佩戴腕表,腕表依然能够保持精准走时,不会因为动力不足而停止运行,为佩戴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超卓天文台认证
蚝式恒动格林尼治型 II 获得了由劳力士于 2015 年奠下的超卓天文台认证,这一认证是对其精准度和可靠性的高度认可,也彰显了劳力士在制表工艺上的卓越追求。
超卓天文台认证的标准极为严格,它不仅要求腕表的机芯通过瑞士官方精密时计测试中心(COSC)认证,还需要在组装成表后,再通过劳力士实验室的一系列严苛测试 。这些测试涵盖了精准度、动力储备、防水性能、自动上链等多个方面,以确保腕表在实际佩戴过程中,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都保持超卓的性能 。
在精准度方面,超卓天文台认证规定腕表的平均误差需控制在每日正负两秒以内,这一标准远高于瑞士官方天文台认证精密时计的标准 。为了达到这一高精度标准,劳力士在机芯的研发和制造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如前文提到的 Chronergy 擒纵系统、蓝色 Parachrom 游丝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机芯的稳定性和精准度 。在动力储备测试中,腕表需要在满弦状态下,持续运行一定时间,并保持走时精准,以证明其动力系统的可靠性 。防水性能测试则模拟了腕表在不同水深环境下的使用情况,确保其防水深度达到或超过标称的 100 米 。自动上链测试主要检验自动上链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确保腕表能够在日常佩戴中自动上链,为机芯提供充足的动力 。
获得超卓天文台认证,对于蚝式恒动格林尼治型 II 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腕表品质的象征,更让佩戴者对腕表的精准度和可靠性充满信心。无论佩戴者身处何地,从事何种活动,这款腕表都能精准地显示时间,成为他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可靠伙伴 。绿色印章作为超卓天文台精密时计的象征,每只获得认证的劳力士腕表都会附上此印章,同时还会附有全球五年保用保证,这也体现了劳力士对产品质量的自信和对消费者的承诺 。
原创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zfsk.com/wbw-46564.html